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,最古老的传说是神农前辈又在尝试心得草药时,突然渴了,支起煮饭的大锅烧开水喝,说来也巧,这时候一阵风吹了几片树叶在锅中,让锅中开水慢慢变成了黄绿色,还发散着真真清香,神农前辈当时就觉得这是一味不可多得宝药。于是他喝了一碗锅中的水,“咦?为何这么好喝?”随着时间的推移,神农前辈总结出这叶子有生津止渴、提神醒脑等作用,于是给这种叶子取名为“茶”!
另一个传说,说是神农尝百草时中了各种毒,一日闻到身边树叶散发出异香,便摘下几片放入口中,结果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,神农身上的毒被解了!
当然,这些都是传说,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?估计具体时间没人说的上来,但大致上起源于汉朝,到了唐朝才开始真正盛行。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卷下《六查之饮》写到:“茶之为饮,发乎神农氏,闻于鲁周公,齐有晏婴,汉有扬雄、司马相如,吴有韦曜,晋有刘琨、张载、远祖纳、谢安、左思之徒,皆饮焉。”史书记载于此,现在虽然没有办法考证,但想来也不会空穴来风。
据悉事实是这样的:
在唐朝之前,喝茶一开始还只是贵族之间的小规模活动。皇上爱喝茶,下面的王公贵族当然想也发展一点与圣上的共同爱好,于是争相效仿。从唐朝的开元年间,才慢慢普及到。全国上到天子,下到黎明百姓,基本所有人都不同程度的喜欢上了喝茶,只是各类人群喝茶的品质不同,而专门为圣上宫廷制茶的贡培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设立的。
唐代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非常深厚的饮茶风气,其实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。陆羽写成了中国、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《茶经》,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诸方面的经验,大力地提倡饮茶,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。